浅析国产大型精密机械零件加工中心的发展现状 |
发布时间:2016-09-07 09:35:30点击率: |
近10年来,我国加工中心的产量稳歩增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加工中心的产量直线上升,连上台阶。尽管如此,国内加工中心的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下面本文对加工中心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 一、品种、规格与档次 目前,国产加工中心的主要品种是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为市场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立式加工中心。其规格(是指工作台宽度,单位:mm)一般为300和800。其中,前三种属于较小规格产量较大;后两种属于中大型产量较小。目前,国产立式加工中心拥有的规格基本上覆盖了中小型立式加工中心的规格范围。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数控机床按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所谓高档数控机床是指高速度、高精度、五轴联动和工艺高度复合化的数控机床,包括部分重型机床;而所谓低档数控机床主耍是指以步进电机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幵环控制的经济型数控车床、钻床和铣床,其精度和速度都不高;其他数控机床则属于中档敉控机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川普及型数控机床。国产加工中心大多数产品的档次属于此范畴。 二、技术状况 技术路线:目前,国内企业幵发加工中心采用的技术路线一般是:整机设计独立进行,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主要由国外配套;基本零件的成套一部分由国内专业厂完成,一部分则由制造企业自已完成;主机装配、机电联机调试与运行试验均由制造企业完成。在这条技术路线下,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表现为加工中心的整机布局,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选型,PLC软件开发和机电联机调试。 三、配套状况 加工中心的配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化生产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加工中心的实力和水平。加工中心的配套件是指能独立完成机床某一功能的部件(也称功能部件)或标准件,是加工中心的单元技术。 四、质量状况 20世纪70年代我国研制的加工中心,多数因配套件和设计、制造的缺陷而不能正常使用。进入80年代后,由于引进了日本FANUC、德国SIEMENS等公司的数控系统、直流进给何服电机和主轴电机及其伺服单元之后,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就整机而言,可靠性还不够高。其故障主要来自:一是由强电和弱电组成的电气系统;二是液压气动系统,主要是元件质量差,密封或动作不可靠;三是刀库、机械手不能稳定工作;四是冷却、排屑和整机防护,表现为防护性能差;五是机床的主传动系统,高速时噪音大、温升高、精度不稳定等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加工中心技术的进步和配套的完善,国内生产企业注意到了采用标准功能部件来取代产品的某些部件,同时优先选择世界知名公司的名牌产品(如:数控系统、滚动直线导轨、滚珠丝杠、轴承、ATC装置、液压气动元件、电气元件II[捡测元件等)作为配套,提高了国产加工中心的档次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 当前,国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依然不高。除此以外,还有整机防护与密封、外观粗糙、整体造型不尽如意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加工中心的巿场竞争力。 五、产量及市场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表3列出了1992〜2003年我国加工中心的生产销售、进出口和消费情况(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海关的统计)。 |
上一个:提升模具配件的质量的途径 |
下一个:焊接材料行业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 |
[ 返回 ] [ 打印 ] [ 关闭 ] |
在线客服 |
点击关闭 |